赵武京
赵武京 男,汉族,1939年11月出生,陕西省蒲城县坡头乡北城村人,中共党员,大学学历、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1961年毕业于蒲城一中,1966年毕业于陕西工业大学,1967年分配到岳城水库工程局,1968年至1990年7月,在水电部第五工程局工作,先后参加岳城水库和碧口水电站建设,主持引滦入唐输水工程和宝珠寺水电站建议,历任连队副指导员、二三区和水电大队党委副书记、 二分局副局长和局长、五局副局长; 1990年8月至1999年12月,从事淮河的综合治理和管理,历任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副主任、代主任、主任和党组书记;2000年1月退休至今,被水利部聘为稽察特派员和综合事业局专家,从事水利工程稽查和督查工作16年,曾当选为安徽省第九届(1998—2002)人大代表。
刚参加工作, 分配到连队食堂烧火、喂猪、当炊事员,我放下大学生架子,尽力当好“火头军”兼“猪官”,虚心接受工人再教育,全心全意为职工服务,1969年和1970年两次被评为日肃省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甘肃日报》刊发了“小赵炉前炼红心”的通讯。1984年实现了引滦入唐工程程提前一年通水,《河北日报》发表新华社记者专访“纱帽山下巧用兵”,被评为唐山市劳动模范和先进知识分子;参加主持“八一林隧洞光面爆破和锚喷支护技术”的攻关项目,获水电总局1984 年科技进步一等奖;治淮协调省际矛盾,“均其势”、 “均其务” 、“动善时” ,突破了长期阻碍治准的四个省界卡口,沂沭泗东调南下、怀洪新河、淮干上中游整治等骨干工程进展顺利,跨世纪治准的入海水道和临准岗等大型战略已开工建设或作好了开工准备,实现了国务院提出的治准“八五”初见成效、“九五”整体推进的目标。组织进行“零点行动”,治理淮河水污染,实现了国务院提出的“三年达标排放"、“ 五年基本变清”的目标,2005年9月被水利部评为先进稽察工作者.
撰写了《新奥法在八一林隧洞施工中的应用》、《九十年代的治准》等三十多篇技术总结和论文。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把治准的经验总结好”的重要指示,喜迎党的二十大, 撰写了《只有中国共产党缔造和领导的新中国才能真正修好准河》一文, 建议进步消除准河淤滞之症, 李国英部长即时作了批示,要求在治淮综合规划中予以研究。
本文来源于互联网,最美中国网本着传播知识、有益学习和研究的目的进行的转载,为网友免费提供,并以尽力标明作者与出处,如有著作权人或出版方提出异议,本站将立即删除。如果您对文章转载有任何疑问请告之我们,以便我们及时纠正。联系方式:zuimeizhongguorenw@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