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正启入驻最美中国·新时代楷模人物资源库
龚正启 男,汉族,湖北随州人,1949年4月20日入伍,1952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职于湖北省水产局物资供应处,副处级。
1953年到新洲县阳逻区参加全国粮食统购统销工作,他紧紧依靠群众,用政策威力解除群众顾虑,作细致思想工作,深入各户调查摸底,匡算粮食总产量,合理留足口粮、种子、饲料粮后,多余的卖给国家,支援经济建设,不购过头粮。圆满完成了任务,得到广大贫下中农好评,受到区委表彰。1954年5月全国实行计划经济,因工作需要抽调他到湖北省计划委员会财政金融处任主任科员。先后赴宜昌、孝感搞调查,深入工厂、基层取得典型资料,以点带面,分析发展趋势,有计划按比例,着手编制湖北省第一个五年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和相应财政收入预算。1955年编完定稿,打印成册。1957年底,省直机关抽了大批干部到潜江县周矶开荒办农场。4月底,提前抽调他回省安排工作。回机关第二天,省委宣传部在洪山礼堂召开省直干部动员大会,号召有高中文化、年龄二十五岁党团员,到全省各中小学去支援文教。他又积极报名,被批准派往汉川县分水完小当校长。为尽快适应,他日夜苦学上课的基本知识,白天到有经验老教师的课堂上旁听,很快学会了备课和上台讲课。刚入门正干得起劲时,1959年春,省计委党组决定、来函县教育局,商调他回省工作。省教育厅、省委文教部接连发来三次商调函,县里不放,要他到马口二中工作。正逢自然灾害,三年经济困难时期,该校共1200余名师生员工,当务之急是口粮紧、没菜吃,严重缺柴烧,面临断炊、将要停课的危急时刻。他果断放弃回省城念头,义不容辞自告奋勇迎着困难到二中上班。他首先建议在学校附近征用了100余亩土地,聘请一老农,各班开设劳动课,抢种萝卜、白菜、南瓜、红薯等大路蔬菜。他买了种菜手册,学习栽培技术,天天带领学生实地参加劳动,放下架子向老农拜师求教,刻苦实干,带动了全校师生都主动利用课余时间到菜地参加田间管理。精耕细作,四季均获丰收,做到自给有余,解决了大家的吃菜问题。面临食堂没柴烧马上要断炊的事,他多次到武汉找省计委主任,批购计划平价无烟煤,又找省粮食局领导在直属红星米厂购买了大批廉价谷壳,烧的问题也迎刃而解。伙食得到很大改善,大家安心教学,为了进一步使师生吃饱、吃好,精力充沛,提高教学质量,多为国家培育出优秀建设人才,他和校领导一起到汉川汈东开荒,种小麦、黄豆、高梁、包谷等小杂粮。师生积极性很高,各班学生轮流劳动,住草棚,在田埂挖灶自炊,条件十分艰苦。他在那里坚守阵地,由于离校远交通不便,缺劳力,不可能精耕细作,只好采取广种薄收。种了一年,共收获一万余斤杂粮,大大贴补了师生口粮,为国分忧。县教育局常在二中召开现场会,总结交流办学经验,他也多次受到县委肯定和表彰。1962年8月全国商业体改,国、合分家,要财贸干部归队,调他到马口基层供销社任主任,并在区食品厂任厂长。工作需要,领导决定,他无条件服从,面对新环境、新工作,他立志干一行、爱一行、会一行,愿为农民生活、农业生产当好后勤。他多次到武汉采购计划外农药、化肥、农用薄膜、机柴油等大批生产资料,保证急需,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贡献了一份力量,不断得到领导鼓励和群众好评。1963年下农村搞社会主义教育。1964年到孝感肖港区杨河公社参加系统“四清”运动。去前集训、“三查四清”,然后进队入户,扎根串联选好住户,遵守“三不准”,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站稳立场,必须与"四不清"干部划清界线等。他本着实事求是原则,正确贯彻执行党的政策,根据上级部署,深入细致地作好调查研究、分析批判、独立思考、不盲从、不随波逐流,认真弄清情况,依据客观事实,说服教育,以理服人,不冤枉一个好人,本着对党对历史负责。他搞了两个大队,验收基本合格,事后无翻案。1965年回汉川、垌堟继续搞“四清”,直至1966年。正进入“破四旧,横扫牛鬼蛇神之际”,“文革”开始了。随队回马口,在原单位闹革命,他一直没有参加任何造反派,也没写过一张大字报,他总是在各个大小会议前,自动出来教唱毛主席语录和革命歌曲。大家开会了,他就一个人蹲在业务办公室值班、守电话。常常独自步行到各公社,深入到队、到户,收购废钢铁,支援工业建设;收麦草,给县造纸厂做原料。为发展多种经营,几次到江西、浙江组织茶苗、竹子等苗种,亲自深入生产队抓栽培、管成活。由无到有,由点带面,逐步推广。这样,以粮为纲,林、牧、副、渔得到了全面发展。1970年参加全县一打三反学习班,他担任区供销系统中队长。先学习中央有关文件,正确贯彻执行方针政策,实事求是,以理服人,教育提高大多数为主。1971年回区继续办班,领导犯有一般性错误的人,通过教育,对其政治、经济、组织、作风等方面的错误,分析批判从严,处理从宽,逐个对其本人做出恰如其分的书面鉴定,做到了领导、本人、家属三满意。学习班结束后,抽调他到马口区委办公室管后勤,并协办知青、民政、文教、公安、党务等日常事务性工作,掌管印章、签证、发证。总之,上面千条线,区里一针穿。他每天召开十个公社的电话会,传达上级对农业生产的指示。农忙时,天天上报生产进度,紧张繁忙忘我工作,任劳任怨,不知疲劳,由于勤恳努力,把办公室日常多头行政事务办理得有条不紊,经常得到中共区委和县委的肯定,多次受到奖励,年年被评为全县先进工作者。1974年撤区并社,调他到丁集公社党委办公室工作。他多次到省里联系采购钢材、农用薄膜、农药、化肥、机柴油支援农业,保障了生产急需,受到党委好评。找省物资厅领导,申购了一辆军队退役的罗马产汽车,解决了供销社大批农资的运输问题,保证了生产急需,为当年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作了应有贡献。他还千方百计到宜昌长江机械厂,购回一套中型发电机组,无偿帮忙运到丁集镇,解决了该社机关、学校、卫生院、农具厂等单位用电急需,并为全镇居民解决了夜晚长期点煤油灯的照明问题。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省财办领导授意办理调他回省工作,先到省属鄂城肉联厂当工会专职副主席。因工作需要,又调到省水产局物资供应处(后改为水产公司)分管基建。先后为汉阳仓库新建了一栋职工宿舍,从办批文、划红线、与施工队签写合同书、开始施工到楼房建成,为职工解决了住房困难;接着又新建一座海味仓库,从立项、筹资、设计、选址、划红线到施工,一系列手续他一人四处奔波,克服重重困难,打通道道官卡,终于顺利建成了,大大减少了以往物资露天堆放发生霉变给国家造成的损失。后党组织要求他一周内写一份新建千吨水产冷库的设计任务书。他确实不懂冷藏专业,但他坚信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便刻苦学习、钻研,虚心向内行专家求教。日以继夜集中思考,通宵不眠,变压力为动力,五天内就提前写好了约两千字的初稿,立即打印呈请局党组审定。集中讨论后,稍加修改就顺利通过定稿了,紧接着决定上报,指派陈东生和他一同赴北京。开始向国家水产总局汇报,领导意见不一致,他们以百折不挠的精神,多次主动争取,反复呈述我省(湖北省)建库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真是好事多磨,经过12天上下周旋,最终得到总局批准,当即下达了正式批复文件,确定总投资额为284万元,同时核定90个人员编制,由省里自行安排。他拿到此批文的当天,马不停蹄,一人连夜坐火车返汉。当时的心情就像战士打了一场大胜仗,立了战功,内心充满无限喜悦,迅速成立领导班子,抽调专业技术人员、招工,解决了本系统内大部分子女就业问题。不到一年,冷库很快建成了,从此各县调省的鲜鱼再不愁没地方冷藏了。1986年3月他因病经组织批准提前离休,在家和妻子汪克立同志共同携手扶育后代。龚正启同志一生始终在普通岗位上默默奉献,能上能下,不计名位,任劳任怨,埋头苦干。
本文来源于互联网,最美中国网本着传播知识、有益学习和研究的目的进行的转载,为网友免费提供,并以尽力标明作者与出处,如有著作权人或出版方提出异议,本站将立即删除。如果您对文章转载有任何疑问请告之我们,以便我们及时纠正。联系方式:zuimeizhongguorenw@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