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 3121 次
郑和朋
别 名:职 业:
出生日期: 1980年7月籍 贯:浙江省温州市
主要成就:
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热爱文字。关注社会底层人群,吐露我等“小人物”真实声音,网上抒写文字多年;承蒙一些网友的抬爱和共勉;生平遇不平事,爱发牢骚;社会丑陋现象是需要批判的,同时讴歌社会正义;为新时代中国奉献一份微薄力量。
2220 鲜花 点击送花
郑和朋 网名:天涯海角客,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人。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热爱文字。关注社会底层人群,吐露我等“小人物”真实声音,网上抒写文字多年;承蒙一些网友的抬爱和共勉;生平遇不平事,爱发牢骚;社会丑陋现象是需要批判的,同时讴歌社会正义;为新时代中国奉献一份微薄力量。
网络文化是新时代的产物,我有幸见证了其发展历程,并参与了其中,一种新文化的崛起,它都需要一个过程来沉淀。事实也证明,现今网络文化也逐步朝成熟的方向发展,逐渐向传统文化靠拢,越来越多的网络作者被认可,这是时代的幸事,因为文化的多元化,才会激励更多的人不断地去创新。
从“为中华崛起”到“为中华伟大复兴”而读书的文化传承
作者:郑和朋
一百多年前的中国,我们的周恩来总理面对列强的入侵,体会到“中华不振”,面对魏校长的提问:“请问诸生为什么而读书?”同学们踊跃回答。有的说:“为明理而读书。”有的说:“为做官而读书。”也有的说:“为挣钱而读书。”“为吃饭而读书”……周恩来一直静静地坐在那里,没有抢着发言。魏校长注意到了,打手势让大家静下来,点名让他回答。周恩来站了起来,清晰而坚定地回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可以说,周公这句“为中华崛起而读书”鼓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也成为华夏儿女读书的一种崇高境界,而周公为了实现理想,为成立新中国奉献了自己的一生,他的伟大理想也实现了,他也完成了自己一生的“使命”。
周公的伟大不是偶然的,他的思想是对崇高的追求,为这个国度和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这种精神早已超出我们的日常庸俗的追求。他来到人间是为完成自己伟大的“使命”,然后平静地离去,这份伟大的精神,又岂是我们这些平庸之人所能瞻仰的呢?
时至今日,我们读书又是为了什么?高尚一点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建设而读书;而低俗一点的为了赚钱,为当“老爷”而读书;对于权贵阶层来说,读书只是获取有用的知识,好躲在余荫之下乘凉,而对于穷人来说:“读书第一个目的便是改变命运。更多的人是为了一份好工作,有的为了坐在办公室里喝茶,为了赚更多的钱,有的为了让家族兴旺,可以说如今读书人的理想越来越现实!
不信诸君回顾四周,是不是发觉在我们的身边,为读书而读书的人越来越少,更别谈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崇高精神。因此,对于现今社会出现的现象,人们对现代人读书的功利化是默认的,认为现实就是如此,崇高的理想早已不适合当代。
诸君平日里也有看到和听到,在我们的周围四处散发着金钱的气味,如一位教授对毕业的学生说:“将来没有赚到4000万就别来见我。”一位女生对择偶的标准是:“宁坐在宝马里哭,也不坐在自行车上笑。”当然,人性是自私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但如果对一个时代来说,推崇这种唯金钱和利益至上的思想是非常可怕的,难道说赚不到4000万就不配见教授,难道说骑自行车就不配拥有一份爱情!如果我们的社会还去推崇这种庸俗的思想,对中国的未来是绝对不利的。
君不见现如今从小学到大学,校园里充满着功利和官僚的气氛,哪还有半点读书人的气节呢?这对一个时代教育来说,是非常悲哀的!
然而,当诸君面对现实感到绝望的时候,最近听到在合肥的师范学院一位少年面对一位叫陈宏友副教授的演讲低俗的内容,抢过话筒高喊:“我们学习是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从而引发全场听众热烈反响,听众随后纷纷退场,讲座也由此不欢而散。
这句话听起来似乎很平常,但如一声春雷响应在我们的华夏大地,我们已经有多久没听到少年这样的心声,我们已经有多久沉醉在名利场中不可自拔,而少年这一声,唤醒了多少醉生梦死的人们,大家都在惊叹:“在这个物欲横流,连教授专家都已经沉沦的年代,原来我们还有少年没有跟着沉沦,他们坚守着华夏的文明和理想,这是多么难得的一种精神气,从这位少年的身上,我们也看到了中国未来的希望。”
在当前中国,像陈宏友这样所谓的“著名讲师”有很多,他们以功利来引诱学生,认为学习的目的一切都是金钱,当然可能我们的社会的确是如此,但你这样教育学生也是错误的。因此,我们该为学校有这样觉悟的学生而高兴,他们才是国家未来的希望!
当然一些所谓专家著名讲师等头衔之人,他们善于掌握人性的弱点,逐利的共性,宣传低俗的东西,引得众人追捧,但事实上这些对国家和社会来说便是一颗毒瘤!
如果今天我们取笑这位将“著名讲师”轰下台的学生,那么今后更多功化性的教材就进入学校里面!
前些日子“毒教材”事件,让我们对当前教育一番吐槽,也让我们意识到,若不改变教育,下一代将糟糕,而如今“著名讲师”的低俗价值观,一点也不输于“毒教材”,一个是从思想上改变,一个是从价值观上改变,又有何区别呢?
一个“著名讲师”满脑子想着如何赚钱,宣传教育的功利化,没有一点民族意识,被学生赶下台,一点也不冤。要知道,如果我们这个时代,连知识分子读书也只为了金钱,没有了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的精神,那么谁敢说我们的教育有多么成功,无疑是自欺欺人罢了。
人性是自私的,是没有错,但教育首先要有崇高的爱国精神,虽然,我们现实的社会,一切都向钱看,但我们要通过教育,改变下一代,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读书的胸怀应该是新时代同学的一种觉醒!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梁翁的醒世之言也在一百多年前喊过,他跟周公一样,为中华的崛起付出一生在不断的探索!在这个新时代,一个同学能有为中华复兴而读书的胸怀,与百年前的周公相呼应,从某种意义来讲,这是文化的一种崇高精神延续和传承!